合成用助剂包括酚醛树脂、聚氨酯、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糠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接枝氯丁胶、SBS、SIS、SEBS、a-氰基丙烯酸酯、厌氧胶、改性丙烯酸酯快固胶、丙烯酸酯压敏胶、聚醋酸乙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淀粉等胶黏剂在合成与配制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引发剂、乳化剂、分散剂、阻聚剂、终止剂、氧化剂、分子量调节剂、扩链剂、中和剂、脱水剂、溶剂等。
(2)交联性助剂
交联性助剂是指带有反应性基团的化合物,能与胶黏剂中基体聚合物反应进入结构之中,形成网状或交联结构。这类助剂有加成型和潜伏性固化剂、交联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反应型阻燃剂等。
(3)功能性助剂
功能性助剂也称改性助剂,能改善胶黏剂的原有性能,并可赋予新的功能。功能助剂在胶黏剂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所占助剂的比例较大。具体包括增韧剂、增黏剂、增强剂、增塑剂、阻燃剂、偶联剂、填充剂、促进剂、软化剂、导电剂、发泡剂、着色剂、消色剂、抗静电剂、螯合剂、除味剂等。功能助剂的改进与完善作用,可使胶黏剂的品质锦上添花,将对胶黏剂性能的提升起着较其重要的作用。
助剂(auxiliaries;additives) 在医学中定义是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即除了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以外一切物料的总称,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工业生产中,为改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或者为赋予产品某种特有的应用性能所添加的辅助化学品。又称添加剂。但作为产品基体的重要成分,对产品形态、结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剂量补加物,一般不划入助剂的范畴。
当前国际上的规定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将允许使用的助剂“穷举”列出的“许可名单”,另一种是列出禁用助剂的“禁用名单”。经过多年实践之后,“禁用名单”被发现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缺少对新物质的约束力。当一种新物质出现时,因为它不在现有的“禁用名单”之列,因此可以随便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当中,法规无法管理,因此原来制定“禁用名单”的日本和韩国纷纷转向“许可名单”制度,欧美和中国都采用“许可名单”制度。2003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共有65种添加剂量许可名单内。 [1]
助剂的品种浩繁,性能差别很大,只有用之得当,才能效果凸显。若是随心所欲,必然事与愿违。这就存在着精心合理正确选用助剂的问题。
(4)填充剂:填充剂是一种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塑料不同的固体添加物,也称填料。对提高塑料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和降低塑料成本有明显的效果和经济价值。塑料型材生产配方中加入填充剂,可使塑料型材加热后尺寸发生变化率减小,抗冲击强度提高,刚性增加,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助剂的配伍性是指与胶黏剂中聚合物相容性、分散性和它们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否则就会析出(喷霜或迁移),或无机填料沉淀,致使助剂功能难显。因此,各种助剂必须与胶黏剂、工艺配方、制备条件协调配伍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能。对于多数助剂而言,能够长期、均匀、稳定地存在于胶黏剂体系中是保证其持久发生效用的根本。当然也有一些助剂利用有限相容性而发挥作用的,例如,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型抗静电剂。